团队简介
2017年深圳市儿童医院泌尿外科依托深圳市 “医疗卫生三名工程”,引进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文建国教授小儿外科盆底功能重建团队。双方在儿童尿动力学、小儿神经源性膀胱、遗尿、先天性尿道下裂研究技术、盆底肌功能重建等方面开展医教研全方位的合作,充分发挥引进团队在科研和国际交流上的优势,全面提升深圳儿童医院泌尿外科的科研能力,促进学科建设,使泌尿外科学科达到本专业全国领先水平,部分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进一步整合深圳市儿童医院现有的泌尿外科、胃肠外科等优势资源,建立符合深圳市或更高标准的盆底功能实验室及泌尿外科实验室。通过引进文建国教授团队,将迅速弥补深圳市儿童医院在该区域的不足,临床科研并驾齐驱,未来深圳市乃至华南片区的患儿将在家门口就享受到顶尖的医疗服务。
依托科室:泌尿外科
人数:11
团队组成
团队带头人:
文建国教授
团队带头人业绩综述: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文建国教授小儿外科盆底功能重建团队于2001年成立,团队带头人文建国教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卫生部优秀中青年专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际尿控协会(ICS)儿童和青少年培训学校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学分会第一届小儿尿动力和盆底学组组长、中国医师协会小儿外科分会副会长、全国小儿外科专业委员会小儿泌尿学组副组长、《中华小儿外科杂志》副主编等。
团队其他成员:
特聘教授张潍平,教授,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特级专家,博士研究生导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泌尿外科主任、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学分会主任委员、首都医科大学儿科系副主任,北京医学会小儿外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临床小儿外科杂志》副主编、《中华小儿外科杂志》、《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编委。
核心成员王庆伟,副教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副主任医师,河南省泌尿外科研究所微创教研室副主任、中国医促会泌尿生殖分会全国委员、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专业委员会女性泌尿学组全国委员、《中华小儿外科杂志》第九届编辑委员会特约编委。对泌尿系肿瘤和结石有深入研究,主要从事泌尿系肿瘤和结石、女性尿失禁、男性不育、性功能障碍以及前列腺炎的诊断与腹腔镜微创及骶神经调节治疗。国内外发表论文四十余篇,SCI收录近十篇。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项,获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项,及河南省卫生厅科技创新型人才工程“中青年科技创新人才”称号。
核心成员高宛生,副教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副主任医师,作为第一负责人获得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和院内青年基金项目各一项,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三篇,累积影响因子大于10分,中文核心文章10余篇。熟悉泌尿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与预防,对复杂的泌尿外科疑难疾病有一定的治疗经验,尤其擅长微创治疗泌尿生殖系肿瘤,泌尿系结石,男性不育等疾病。
核心成员王贵宪,教授,中华医学会河南省外科学会委员,郑州市肛肠外科学会委员,《临床小儿外科》杂志编委。郑州大学及丹麦奥胡斯大学双博士学位、博士后,主任医师,曾在丹麦留学工作6年;专长:结直肠疾病及肛周疾病。1984年河南医科大学毕业,一直从事外科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具有丰富的医疗经验,熟练的掌握了结直肠及肛周疾病,如下消化道出血、溃疡性结肠炎、结肠癌、直肠癌、肠瘘、痔、肛瘘、肛裂、便秘等疾病的诊断和手术治疗。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在国际SCI期刊上发表论文12篇,撰写专著5部,获省部级和厅级科研成果奖5项。
核心成员吕宇涛,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尿动力中心副主任,擅长各种神经源性膀胱,小儿遗尿,肾结石、先天性脊柱裂等的评估和诊断。
输出团队专科特长:
1. 尿动力学障碍疾病:包括尿道下裂、神经源性膀胱等,团队小儿膀胱功能障碍研究荣获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2.大小便失禁及功能障碍性疾病:团队“慢性功能性便秘的诊治” 研究荣获河南省卫生厅科技成果一等奖。3.儿童盆底功能障碍疾病:非器质性遗尿症、先天性巨结肠术后及肛门闭锁术后大便控制障碍等。
输出团队简介: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盆底功能重建团队于2001年成立,由小儿外科、泌尿外科、肛肠外科组成。对泌尿系统各种疾病,包括各种泌尿系肿瘤、泌尿系畸形、泌尿系结石、尿路感染、肾积水、尿失禁、神经原性膀胱等的诊断治疗方法科学合理,每年门诊量8万余人次,每年手术台数达8000余台,其中微创手术达5000台以上,居全国泌尿界领先位置,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疗效好费用低等优点,获得患者一致认可。目前在泌尿系肿瘤(肾上腺肿瘤、肾癌、膀胱癌)、泌尿系结石、尿失禁方面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盆底功能重建团队2006年与丹麦奥胡斯大学附属医院签署了合作协议,2013年与郎景和院士合作成立河南省盆底功能重建院士工作站。团队带头人文建国教授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卫生部优秀中青年专家和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候选人,国际尿控协会儿童委员会和尿动力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学分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小儿外科分会副会长、中华小儿外科杂志副主编等。该团队已培养博士20余名,硕士100余名。2011年小儿膀胱功能障碍研究获得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主编国际第一部小儿尿动力学专著。发表SCI 文章100多篇,最高影响因子44(lancet),其中JCR1区论著6篇,获得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各3项,获得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文建国教授小儿外科盆底功能重建团队
1、团队特色技术(研究):神经源性膀胱盆底功能重建基础研究及个体化精准治疗。
对于一些顽固性的小儿遗尿、反复感染患者直接进行测量评估。建立B超影像尿动力学将功能性改变和形态学信息相结合机制,提高尿动力学对下尿路功能障碍患儿诊治的准确性、诊断的准确率和全面性。建立系统的尿动力学检查及神经电生理检查体系,如常用的尿动力学检查项目包括: 排尿日记、自由尿流率、残余尿测定、充盈期膀胱压力-容积测定、漏尿点压测定、压力-流率测定、肌电图检查、逼尿肌漏尿点压力测定、尿道压力测定、影像尿动力学检查、膀胱诱发实验,神经电生理检查项目包括: 尿道括约肌或肛门括约肌肌电图、球海绵体反射潜伏期、阴部神经体感诱发电位、阴部神经传导速率等。
2、团队特色技术(研究):小儿肾积水基础研究及个体化精准治疗。
开展小儿肾积水基础研究及个体化精准治疗、诊断、治疗策略的研究。开展儿童肾积水疾病的基因诊断研究。继续进行泌尿系细菌及病毒感染的诊治和抗生素耐药研究。深圳市儿童医院在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在先天性肾积水中的相关表达方面研究已有初步研究,小儿泌尿外科实验室建立后,将建立从诊断、治疗、基础研究方面全方位的肾积水诊疗体系,根据每个患儿病情采取个体化治疗方案,并根据每个肾积水患儿手术标本中不同分子表达情况,明确患儿是否为肾纤维化高危患儿,建立起肾积水患儿个体化治疗评价方案和体系。
3、团队特色技术(研究):尿失禁尿动力学诊断和盆底功能重建基础研究及个体化精准治疗
开展深圳市儿童尿失禁、夜尿、先天性肾积水、的发病情况、病因构成、临床特征以及并发症的流行病学研究。观察深圳儿童中的特殊人群,包括婴幼儿和伴有基础疾病的儿童,为建立不同年龄阶段儿童泌尿疾病的诊断规范提供依据。建立儿童肾疾病基因诊断和研究平台。对泌尿系神经源性疾病的儿童进行远期随访,明确其对儿童体格、神经、心理发育的影响以及对全身各个脏器的远期损害。寻求适合在深圳广泛推广的儿童神经源性膀胱疾病检测的初筛手段。总结儿童尿失禁、夜尿、先天性肾积水相关基因缺乏疾病的临床特征。